铁丝网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铁丝网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2018乡村振兴战略怎实施-【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11 02:48:13 阅读: 来源:铁丝网厂家

和全国一样,乡村振兴成为激荡在三晋乡土大地上最为动人的梦想,成为回旋在2000多万山西农民心中最为深切的期盼。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未来乡村描绘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蓝图,将农业农村发展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擘画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

开年之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为我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路径。

农业供给侧改革夯实了乡村振兴基础

2017年,山西实现了农业农村的新发展。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三农”工作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扭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迈出了新步伐,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2017年,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稳步提升,全年粮食总产量129.99亿公斤,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日益丰富。伴随着人们对农产品高质量、多品种的需求,玉米、小杂粮、水果、干果、蔬菜、药材、饲料作物等种植比例进一步调优。

2017年,我省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增加,一批集中医保健、功能食品、康复疗养、森林康养等健身产业正在形成,一系列功能保健食品和药食同源产品不断出新。以杂粮、红枣、核桃、黑枸杞、沙棘、紫苏等为原料开发的40多个系列数百个品种功能产品受到市场青睐。

2017年,我省相继出台《加快推进山西农谷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城郊农业发展的意见》《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等,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实和项目的落地,山西农谷、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样板区等向世人展露新颜,有机旱作农业、城郊农业、功能农业稳步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

2017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发生率首次降到4%以下。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民生显著改善,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0.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2万人。

农业正在变强、乡村变得更美。2017年,我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取得新成效。随着林业“六大工程”,太行、吕梁“两山”生态修复及七河生态流域治理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宜居乡村点缀山水间,农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新动能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新引擎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既要登高望远,又要脚踏实地;既要顶层设计,又要从小做起;既要高颜值,更要富内涵。

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对于山西来说,乡村振兴是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我省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短板在“三农”。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动能不足依然是农业农村的突出问题。

如何发挥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山西农业一直在寻求突破。

山西农谷的创建成为著名的阿基米德支点。山西农谷管委会主任、太谷县县长刘伟告诉记者,山西农谷的大数据平台、双创平台等数字化平台将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番茄小镇、草莓硅谷、种猪基地等产业性项目将带动2万多农民致富。最近,山西农谷准备申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可以预见,农谷将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科技新高地、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引领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而1月30日我省出台的《支持山西农谷建设若干政策》更是让人期待,未来的农谷将通过土地、科技、人才、财政、金融、机制等六个方面的政策支持实现创新融合发展,良好的发展环境将增强农谷发展动力,成为带动山西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2018年初,运城苹果、忻州杂粮、朔州市雁门关草食畜、吕梁核桃、晋西北沙棘、太行有机小米等特色农产品产区成为我省首批6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太原市南部城郊农业、阳曲县有机旱作谷子、大同县黄花菜、广灵县食用菌、岢岚县绒山羊等20个产业园被确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些农特区和产业园的创建,在更深层次上吸引和集聚了土地、资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现代要素,将有效解决我省农业小散软的问题。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我省山多、林少、水缺、地薄,生态环境先天不足,再加上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欠账较多,农村路、水、电、气、暖、通信、公交等基础设施管护不到位、运营不正常等问题依然存在。好在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奋力追赶,太行山、吕梁山基本绿化,“七河”流域生态正在修复,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2月5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更是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重构乡村社会新秩序廓清了思路。当前,我省的农村改革虽取得了新突破,但有些地方“三基”建设薄弱,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欠缺,有些乡村公共服务还不到位。乡村善治,应作于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完善高效的乡村治理体系会让农村成为和谐善治的农村。

关键是农业农村现代化

梦想无疆,凿路前行。

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七条道路”不仅引领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也为乡村振兴赋予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内涵。

2018年是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年,也是“农业质量年”。今年省级财政将拿出15亿元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广袤的乡村大地正在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省人大代表申晨芳是长治市长子县方兴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也是长子县助民合作社的社长。方兴现代农业园是集“生态、绿色、科普、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被确定为农业部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申晨芳认为,“制度性供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从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乡村振兴的步伐才会更加坚实。”

诚如斯言,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注重当前和长远结合,尊重农村发展规律和农业变迁趋势,充分考量广大农民的物质精神需求,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才能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的发展布局。

——科学制定战略规划。科学规划主导产业、乡村风貌、文化特色、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支撑政策体系。

——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实施六大有机旱作农业工程。支持长治市和五个县整建制建设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重点开发功能食品和药食同源产品,支持忻州建设优质杂粮示范区和国家级杂粮产地交易市场。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抓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助推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抓好3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试点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农村风貌管控。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高标准建设山西农谷。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项目,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一批示范基地,推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

——集中力量攻克贫困。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打造脱贫特色县,巩固提升摘帽县。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大力实施贫困村产业扶贫提升工程。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2018年确保26个贫困县摘帽、2200个左右贫困村退出、61万贫困人口脱贫,实现脱贫攻坚连战连胜。

因时而变、因时而新。让美丽乡村成为中国的生动底色,最关键还要靠人。眼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一批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理事长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创业者大量涌现……这些新“农人”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相信不久的将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一定会变成现实。

本报记者 王秀娟

智能扫码刷卡饮水机

德国mahr内齿量仪

双电源配电柜

伞套

微孔高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