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丝网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铁丝网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消息】2005年日本跨国公司100强的中国战略

发布时间:2020-11-17 09:15:08 阅读: 来源:铁丝网厂家

日本政府在2004年10月发布的《月例经济报告》中称,日本的经济正在稳健恢复。具体而言,即以个人消费和企业设备投资为主的国内需求在增强,出口增长也很平稳。日本产业状况自1992年以来首次呈现正的增长,企业的收益也大幅度改善,特别是大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收益实现了199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日本国内的雇佣形势也在改善。权威机构分析认为,日本经济的稳健恢复是泡沫经济破裂以来,日本从事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改革,得以向“价值创造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成果。<BR><BR>&nbsp;&nbsp;&nbsp;&nbsp;日本已向“价值创造型经济”成功转型<BR><BR>&nbsp;&nbsp;&nbsp;&nbsp;“价值创造型经济”,即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以知识财产为主的“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的比重超过以土地、房地产、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为主的“有形资产(tangible assets)”,而且,知识财产在为国家和地区创造新的价值的过程中成为竞争力的源泉。<BR><BR>&nbsp;&nbsp;&nbsp;&nbsp;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财产额主要由以下三大类构成:(1)科学性创造所产生的权利,如研究开发投资所形成的发明、专利权和专利使用权、设计、著作权等;(2)经济性组织的能力及资产,如品牌、企业组织特有的结构及人力资源;(3)计算机信息,如软件及数据库等。在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以及无形资产对GDP之比是判断该国家是否属于“价值创造型经济”的主要评价依据。以美国、日本两国为例,在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的比重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的无形资产比重约为18%,而在2002年,这一比重上升为约为80%;而日本在2003年,无形资产的比重约为45%,仅就日本制造业而言,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的比重为59.9%。就无形资产对GDP之比值而言,在2003年,美国约为17%,日本约为11%。因此可以说,日本基本上实现了向“价值创造型经济”的成功转型。<BR><BR>&nbsp;&nbsp;&nbsp;&nbsp;“价值创造型经济”与日本企业新的竞争基轴<BR><BR>&nbsp;&nbsp;&nbsp;&nbsp;在企业层面上,价值创造型经济的评价有两种。一是在企业的市场价值总额中无形资产额在50%以上,例如,美国微软公司在2001年6月的市场价值总额为390亿美元,微软所拥有的有形资产总额仅为23亿美元,无形资产总额在其市场价值总额中所占比率高达90%左右。另一种评价方法是在企业的投资总额中,与无形资产有关的投资超过50%,例如,2000年,日本的汽车、电机、通信与电子游戏、医药这四大产业的代表性企业的投资总额中,与无形资产有关的投资总额占全部投资总额的65%~80%。也就是说,日本具代表性的大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中,大约把三分之二的资金投入到研究开发、品牌建设与维持形象的广告宣传中去,而在设备投资方面所投入的资金仅为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对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应用无形资产展开经营活动已经成为日本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使用主要经营方针,无形资产也正在成为日本企业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进而确立新的竞争优势的源泉。<BR><BR>&nbsp;&nbsp;&nbsp;&nbsp;为了加快日本经济向“价值创造型经济”转型,并帮助日本企业以无形资产作为竞争的基轴,日本政府动用一系列政策性工具。例如,在2003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所谓“知识财产取得·管理指针”,要求日本企业的经营者实施知识财产战略、事业战略与研究开发战略“三位一体”的经营战略,在策定企业的事业发展战略与研究开发战略时,确立高度重视知识财产的观点。日本政府还在2004年上半年公布了企业“知识财产情报开示方针”,要求日本企业制定并公开“年度的知识财产报告书”,在报告书中对研究开发投资、专利、技术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及企业组织的结合状况作出说明。<BR><BR>&nbsp;&nbsp;&nbsp;&nbsp;日本产业新的势力地图<BR><BR>&nbsp;&nbsp;&nbsp;&nbsp;日本企业实施知识财产战略、事业战略与研究开发战略三位一体的经营方针后,其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就是在信息家电领域确立了世界性竞争优势,并且得在彩色电视机的领域“雄风再现”。日本企业的彩色电视机出口额曾从1994年的18亿美元下降到2001年的4亿美元。但2003年,日本企业的彩色电视机出口额恢复到12亿美元,并有望在2004年突破15亿美元大关。信息家电中的数码相机等产品也因此再次成为日本最主要的出口商品。<BR><BR>&nbsp;&nbsp;&nbsp;&nbsp;日本企业是日本向“价值创造型经济”转型的主要推动力。在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企业通过数年来“流血镇痛”的事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改革,终于凤凰涅磐,得以再生,重新打造了日本产业新的势力地图,并且在2004年度《财富》世界500强公司中占据了大约五分之一的席位。根据日本企业2004年3月的财务结算指标,对日本全产业最具代表性的18个行业(产业领域)的企业竞争地位作出分析,并且参考2004年度《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名单,可以编绘出2005年日本产业势力地图与日本跨国公司100强的图表(见表)。<BR><BR>&nbsp;&nbsp;&nbsp;&nbsp;家电与汽车是日本代表性的产业。在家电领域,按销售额排名,日本国内市场前5位分别是日立(2004年度《财富》世界500强第23位)、索尼(2004年度《财富》世界500强第30位)、松下电器(2004年度《财富》世界500强第31位)、东芝(2004年度《财富》世界500强第64位)、三菱电机(2004年度《财富》世界500强第151位)。而且,在2004年度《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按行业排名的名单中,日立、索尼、松下电器、东芝、NEC分别为“电子、电气设备行业排名”中第2位至第7位(德国西门子公司名列第1位、韩国三星公司名列第5位)。上述企业不仅在日本国内产业领域霸占前5位,而且在国际上也占据了有利的竞争地位。<BR><BR>&nbsp;&nbsp;&nbsp;&nbsp;在日本政府的“价值创造型经济”政策的引导下,日本跨国公司100强企业已经将经营资源集中于信息家电、汽车、产业机器人等产业群的价值链高端,从而巩固了其在环球市场中有利的竞争地位。例如,在信息家电产业群,日立、索尼、松下电器、东芝和三菱电机又分别联手或相互对抗而支配起半导体、电子关键零部件等“支援型产业群”,与此相关联的,又有数字相机、OA机器产业群,以及电子游戏、信息处理、电子计算机等产业群。因此,分析日本产业势力地图是认识《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跨国公司真正实力的有效方法。<BR><BR>&nbsp;&nbsp;&nbsp;&nbsp;如上所述,日本企业正在实施知识财产战略、事业战略、研究开发战略“三位一体”的经营战略,根据这一战略,日企业也正在努力重新构建日本国内的研究、开发与生产体系,并且形成了一股所谓的“工厂回归日本”的潮流。今后数年,日本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战略,将会在这一背景下展开。<BR><BR>&nbsp;&nbsp;&nbsp;&nbsp;在今后1~2年中,日本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将会以其具有传统优势的家电、汽车这两大产业及其各自的“支援型产业”为主深入展开。在对中国投资的特点上,家电产业与汽车产业又有所不同。家电产业是在已有的对中国投资基础上,扩大产品及服务的中国市场份额,而汽车产业则是致力于中国铺建生产体系,为开拓市场打基础。<BR><BR>&nbsp;&nbsp;&nbsp;&nbsp;日本跨国公司在家电、汽车领域的对中国投资虽然特点不同,但都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形成一股“新的中日合资运动”。例如,在家电领域,东芝与TCL在白色家电方面的合资,东芝与美的在空调方面的合资,以及松下电器、夏普、NEC、三菱电机与中国企业的新合资计划。所谓“新的中日合资运动”,其特点就是,日本跨国公司将努力借助中国企业的销售渠道大力推广自己的品牌,从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就是要利用中国伙伴的“有形资产(渠道资源)”增加自己的“无形资产(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附加价值。<BR><BR>&nbsp;&nbsp;&nbsp;&nbsp;日本跨国公司主导的“新的中日合资运动”将会为中日企业间、产业间在价值链上的分工体系奠定基础。据日本《通商白皮书2004》分析,日本生产、制造关键零部件,中国进出口关键零部件进行整机、整车组装的分工网络已经形成,在过去6年中,日本向中国境内的日资企业及中国企业出口的信息家电关键零部件、办公用机器关键零部件、通信机器用关键零部件的金额,增长了约9倍。而且,在整个东亚地区,日本是最大的关键零部件的出口国,其拥有竞争优势的关键零部件比例高达62%,而中国则是关键零部件的最大进口国,进口了东亚地区所需的约61%的关键零部件。<BR><BR>&nbsp;&nbsp;&nbsp;&nbsp;日本官方对日本跨国公司经营者所做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日本跨国公司在实施“知识财产经营战略”的前提下,仍将考虑不断地扩大海外本地化生产的比例,特别是日本制造业,计划将海外生产比例由2004年的13%提高到2008年的20%。<BR><BR>&nbsp;&nbsp;&nbsp;&nbsp;日本制造业企业对中国的中长期投资拥有信心,准备在2005年从增加生产的品种、增加生产的产品的附加价值、扩大生产规模这三方面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并且谋划在技术、品牌、营销能力这三个“无形资产”的灵活应用上,确保对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BR><BR>&nbsp;&nbsp;&nbsp;&nbsp;日本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战略所表现出来的新动向,值得中国政府关注,中国企业也应该有积极的应对策略。(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蔡林海) <!--资讯内容end-->

扎赉特旗癫痫医院哪家好

海棠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中西白癜风医院

樟树治疗癫痫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