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丝网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铁丝网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周礼为何能影响中国三千年

发布时间:2020-04-21 17:39:20 阅读: 来源:铁丝网厂家

说起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周礼》,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了。它是我国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作的,其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在我国的历代王朝中都非常推崇周礼,以至于周礼影响了中国历史三千多年,其中的奥妙耐人寻味。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1 、周礼的形成

《周礼》是儒家经典,相传为周公旦所著,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周武王访姜尚而得天下,周公吐脯,天下归心,周礼的重点是礼贤下士,《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周礼》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

史载武王伐纣之后,周武王曾问箕子怎样治理国家,箕子陈述了《洪范》九畴,向武王传授了治国方略。武王灭商后第二年就死了,之后周成王继位,成王年幼,叔父周公旦辅政,为了避免局势不稳,周公旦制定了《周礼》,用来规范国家治理的礼乐制度。但直到西汉的景帝、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一批古书,其中一部名为《周官》,《周礼》才重见天日。

【成语小贴士】周公之礼:相传西周初年男女滥情,但是周公发现这样不行,于是规定:男女在结婚前不能随便发生性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天才行。后来人们管这个叫“周公之礼”。

2 、孔子的倡导

而周礼之所以能被后世定为治国宝典,应该说主要得益于孔子的倡导。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诸侯称雄,战乱不止,孔子开出的济世良方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就是抑制自己的情绪,复礼就是恢复周王朝的礼制。试想,孔子生活在周代,他只能说是恢复周王朝曾经的礼制,除非他不想活了,才可以怀念夏商,提出要恢复夏商的礼制。当然,国家礼制的建立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周公旦提出了完整的礼制理论体系,才让孔子的克己复礼成为可能。孔子死后逐渐成为万世师表,他说过的话也成了金口玉言,历朝统治者就只能有延续而用份儿了。

【礼制小贴士】克己复礼:就是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的意思。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这里所说的礼,就是西周之礼。

3 、秦朝的暴政

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强盛并最终战败六国统一中国。但秦国不讲仁义,不守礼法,仅举一例,就可以看出不得人心。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楚怀王熊槐是礼乐文明培养出的最后一代国君,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邀请楚怀王在武关会盟,然而他并没有前往,而是用武力挟持楚怀王至咸阳将其软禁,造成楚怀王三年后客死他乡,秦国把怀王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此事成为楚国人心中的奇耻大辱,楚国从此和秦国结下了梁子。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了秦朝。秦始皇采用的是法家韩非子的治国之道,他焚书坑儒,实行严法酷政,导致大秦帝国只存在了15年就二世而亡,而推翻大秦帝国的,就是楚霸王项羽,而项羽抬出的“义帝”,就是同样被称为“楚怀王”的熊心。楚虽三户,可以亡秦,秦王朝终于为自己的不守礼法付出了代价,成为不守礼制的反面典型。

【秦亡警示录】指鹿为马:《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于是,赵高就把不依附自己的朝臣都给杀了。如此“礼遇”正直大臣,不由得大秦帝国不灭亡。

4、 汉朝的推崇

秦朝之后,汉王朝建立,汉朝统治者总结秦亡的教训,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在文帝和景帝时推崇的是黄老思想,萧规曹随,无为而治。到了汉武帝时,又抑黜百家,独尊儒术,所谓独尊儒术,实际上就是尊崇孔子所说的周礼。风靡两汉的举孝廉制度,实际上考核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周礼成为朝廷用人的标准。

【汉兴启示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辩考:经过儒家专家、爱好儒学者长期辩论,严肃考据,董仲舒并未向汉武帝提出过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建议。在《董仲舒传》中,也只是称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纪赞》中,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其中的《礼》经包括《大礼》和《小礼》,后失传其一,并更名《礼记》。

5 、女皇的大周

中国历史到了大唐进入兴盛时期,唐王朝的统治者姓李,所以一开始尊崇老子的道教,但在治国理政上,还是推崇的儒家思想,沿用隋朝的开科取士,就是重用儒术的证明。到了女皇武则天时代,甚至改国号为大周,就是要恢复周朝的周礼。其实,武则天的武姓和周武王的武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周武王也不姓周,而是姓姬,但周礼在大周乃至大唐得到光复和弘扬却是不争的事实。

【礼义小知识】礼义之邦:中国古来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义之邦”。这里讲的是“礼义之邦”,而不是“礼仪之邦”,礼仪只是周礼的一小部分,不能代表全部,典籍依据:《诗》序:“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礼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6 、宋朝的理学

大唐盛极而衰,历史进入了两宋积贫积弱的时期。在北宋周敦颐和二程(程颢和程颐)的极力倡导下,到了南宋朱熹集周程之大成,确立了程朱理学,讲求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将包含儒家思想的周礼推到了极致。在理学发达之前,“仁”是儒家中心思想,虽然是一种有等级尊卑的爱,但“仁”是以人性为基础。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以后,已带有浓厚的禁欲主义色彩。但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礼遇文人,定下了不杀文人的制度,两宋时期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理学小知识】三纲五常:《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即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智、信也。”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7 、明朝的朱姓

明朝建立以后,吸取元朝短命的教训,恢复唐宋以来的开科取士,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以朱子理学教化民众。而明朝之所以采用朱熹的理学,除了两宋以来的历史延续外,更重要的是明朝皇帝姓朱,朱熹理学被认为是先人的启示和教诲,使得包扩周礼在内的儒学得到了延续。

【朱元璋教化民众小贴士】乡饮酒礼:乡饮酒礼是西周以来就有的一种礼仪,历代也有提倡,但大多没有认真实行。朱元璋把它作为实行教化、建立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大明会典》记载:“洪武初,诏中书省详定乡饮酒礼条式,使民岁时燕会,习礼读律,期于申明朝廷之法,敦叙长幼之节。”定时聚会,“习礼读律”,是乡饮酒礼的主要内容。

8 、康乾的尊孔

清朝入关之后,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汲取了元朝民族对立造成速亡的教训,不仅尊孔祭孔,还开科取士,重用汉人,注重周礼教化,缓解了民族矛盾,顺治曾经特地批示:“朕自亲政以来,但见满臣奏事。”雍正对弘历说,你得罪谁也不要得罪天下读书人,看来后来成为皇帝的乾隆记住了。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形成了一百多年的康雍乾盛世。

【康熙尊孔小贴士】三拜九叩:公元1669年,年仅16岁、刚刚亲政不久的康熙就采纳汉官的建议,去太学祭拜孔子。此前,历代帝王祭拜孔子,一般都是执学生礼,至多两拜九叩。但康熙不顾大臣阻拦,执意执臣礼,三拜九叩。之后,康熙又提出尊孔崇儒,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康熙的这一举措,拉近了与汉人,尤其是中原文化人的心理距离,让汉人在心理上认同了清朝统治。

从周朝到近代,直至今天,周公之礼影响了国人三千年,这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都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能够连续三千年不断线,这在世界历史上也绝对是一个奇迹。

360浏览器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下载安装

360浏览器最新版